Counseling
Contact us
Into the era
Products
Information
Home
Education
Psychologist
当前位置:
资讯推荐
资讯
我才二十几岁,却过上了被诅咒的生活
来源:创时代心理教育 | 作者:Summer | 发布时间: 2019-04-12 | 1064 次浏览 | 分享到:


作者 | Summer

编辑 | 瓶仔


0 1
是谁给我下的咒?


“为什么我找不到一个可以包容我的男人?我的感情像是被下了咒,注定脱单无望了……”


跟男朋友分手的小丽一脸悲伤地问我。看着面前这张黯然神伤、年轻的脸,我的心感受到了一份悲伤和绝望,就像前段时间收到小雅发来微信时的感受:“我的生活无法制造任何快乐,或是短暂的快乐,这种混吃等死的状态,是否是我的性格缺陷?此生就这样了?


苦闷和不快乐,在这些二十几岁的年轻女孩脸上呈现出来。



无论是在亲密关系中遏制不住地愤怒而每每恋情失败的小丽,还是总被闺蜜忽视和背叛的小雅,或者是我身边那位无法拒绝领导派发的任务而每每把自己弄得焦头烂额的同事……


这些年轻女孩儿身上,似乎总在重复着“不快乐”和“痛苦”。

是谁给她们下了“生活不幸福”的诅咒?


你是否也产生过这样的困惑:


  • 为什么我不想在亲密关系中发脾气,可我总是有那么多控制不住的愤怒?

  • 为什么我的闺蜜,我的男友都会背叛我,抛弃我?

  • 为什么我总是摊上这么多事,让我喘不过气来?

  • 为什么我总是在同一个点上摔倒?

  • 为什么我不想要的我担心的总会发生?而我似乎无力改变……



0 2
强迫性重复的魔咒


到底是为什么我会陷入强迫性重复的怪圈?难道真是命运的诅咒吗?


其实,我们所有的强迫性重复都是我们习得的行为应对模式的呈现,而这些行为应对模式,取决于我们童年时的人际互动的感受,甚至在婴儿期与父母的依恋互动中就已经形成了。


或者说,在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时,我们怎么和这个世界打交道,都是在我们最初的依恋对象,我们与养育者的互动中学习来的。


比如说,一个母亲在养育孩子过程中是用冷漠的或是暴躁的方式对待孩子,那么这个孩子往往会感到——


  • “我是不被喜爱的”

  • “这个世界对我是冷漠的”

  • “我表达我的需求是不安全的”


甚至形成她的人生信念,也就是“诅咒”的真面目。


那么当她成年后可能就会带着这种担心去恋爱,不断压抑自己的情感需求,同时对伴侣有着过高的期待,当伴侣不能懂得或者拒绝自己的渴求时,她会极易愤怒和痛苦,像是回到了婴儿时期不被满足的自己。


这一现象好像又印证了“这个世界对我的需求是不接纳的”“我是不安全的”,那么,她可能会带着这个信念去开始又一段关系。


 


再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孩子她有一个严厉的母亲,不断用贬低指责或恐吓的方式来控制孩子,这些被画面和言语就会印刻在孩子的潜意识中,甚至加工成——


  • “我很没用,什么都不如别人”

  • “世界太危险,我必须小心翼翼”

  • “我的感觉总是错误的,别人说的才是对的”

  • “我怎么努力都得不到妈妈的肯定”

……


待到她成年,当她面临机会和挑战时总是以被动的姿态等待,缺乏竞争力。也许是在友情,爱情或者工作中,难以拒绝,夹杂着无能的感觉,让她不断被伤害又无能为力,感受不到关系的滋养和快乐。


总之,人际间的依恋的安全感程度,决定了我们的幸福指数。而在我们早年与父母的互动中是否感受到足够的安全和滋养,决定了我们成年后在人际互动中的感受和行为应对。



0 3
如何解咒?


我们已经习得了一种不安全的依恋关系和应对模式,那我就要一直带着这个强迫性重复的“不幸福”下去吗?


当然不。我们人类最初的渴望是关系中的爱和自我的满足,而成长过程中我们会被怎样地陪伴长大,这不是当时小小的你可以决定的,所以,你不需要为此承受太多。


同时,如今已是成年的你,是可以选择另一种行为应对来满足你的渴望。


我们长大后,是有资源和能力去弥补过去的遗憾的,我们依然可以在心灵上继续长大。


我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在亲密关系互动中,告诉自己“我是好的,我是可以选择的”,去看到“我的需求”,去表达“我的感受”。


好好爱自己。去参加学习和成长,去保持对自己的好奇,就像当年你对世界的好奇一样。


我才二十几岁,面对生活,我有的选。



  为你推荐  

 

停下来审视自己,你会发现,有些不幸你一直在重复着。


这些不幸躲在人格深处,总是在你关键时刻给你致命一击。你因此摔了许多跟头,知道要做出改变了,但总是差那么一点,不明白从何下手。


于是,你怨开始怼生活给你下了诅咒,才导致自己陷入混沌。


有人说:理成长是一场内心的冒险,只有那些足够勇敢的人,才能把自己渡到彼岸。


既然已经到了心灵低谷,那接下来不管怎么前行,你都将开始走上坡路了。在这里,想为你的勇气值加点料—— 


家长人格成长动力学小组与人格探秘工作坊中,发现自我,了解自己的行为与思维模式,扼住“重复不幸”的关键节点,不断学习与突破自我,重建自我,就此打破人际关系中的“强迫性重复”诅咒,收获幸福。




 


-  The End  -

扫码关注,让成长启航